流量紅利失靈,電商要如何經營?從建構顧客認知、認同、回購循環做起!
流量紅利失靈,電商要如何經營?從建構顧客認知、認同、回購循環做起!

數位時代下,流量紅利不再、獲客成本提高,為有效提升營收,比起大量投入廣告預算,讓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滿意,促使消費者再回購的意願,才是電商們的經營要點。 為了達成此目標,有兩個執行大方向:

一、建構顧客對品牌的認同

在建構顧客對品牌的認同前,讓品牌為消費者所「認知」為首要任務。結合影音等媒介曝光,或達到O2O虛實整合,讓客戶對品牌有記憶點,才有進一步產生「認同」的機會。而透過產品或服務體驗與口碑傳播,顧客對品牌的認知與認同,會在過程中來回反覆修正。

促使顧客對品牌產生認知到認同,通常會分為三個階段:

1.體驗:

有兩個要點,一是要創造出顧客的使用場景與需求,二或是讓客戶產生需求品牌的轉移。

2.口碑:

透過口碑行銷的操作,累積正向內容含量,並搶佔搜尋結果的第一頁版面,有效截斷流量,提升轉換

3.擴散:

加強正向內容的曝光渠道與頻次,並持續挖掘問題與消費者在意點,倡議或以專題強化

專欄_用戶提升循環
圖/ 聯合智網總經理陳杰

舉例來說,某尿布品牌,想讓潛在客戶使用自家商品,透過舉辦競品的尿布截角活動,開放兌換體驗包,或是經營新生兒的商品接觸點,推出月子中心血拚優購方案,以期望潛在客戶建立對品牌的認知與體驗,先創造出一個品牌轉移的契機點。

再來,藉由KOL(關鍵意見領袖)、KOC(關鍵意見消費者)或專家名人的推薦與口碑,累積各種素材和討論聲論,佔據關鍵字版位。最後,擴散這些正向內容資訊,透過曝光渠道不同的組合及客戶接觸點頻率的安排,更深化名人達人所帶來的號召能量,放大呼應效果。

二、鞏固顧客忠誠度

根據凱度2021年台灣品牌足跡的報告中,義美為台灣消費者達9300萬次,有近九成的家庭都曾購買過義美產品,平均購買頻次一年更高達11.9次,是義美品牌的獲利根基,尤見品牌忠誠的重要性。

雖說要維繫客戶忠誠度,殘酷的是消費者基數未有爆炸性的成長,但品牌市場卻日益競爭,已然成為僧多粥少的態勢。因此,電商企業主該注意的是,如何建立讓客戶回購的機制,才能打造穩固的經營基礎。 可藉由三大要點來執行:

1.管理購物體驗:

電商目前依靠大量人力處理訂單,容易造成成本高、出錯率高,但訂單處理的效率不彰的情況產生。建議使用專業的系統,免去大量繁複的過程,讓人力用在處理例外狀況、消費爭議上,才能快速消弭抱怨,進而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。

Online shopping
網路購物已是時下消費者的共同經驗,儘管電商發展漸趨成熟,在訂單管理、出貨和運送等過程,仍有許多待改善的地方,使消費者感受更好。
圖/ unsplash

2.建立評價機制:

評價機制對台灣電商經營主大多是「有也好,沒有也沒關係」的佛系經營,多數客戶是沉默消費者,即使遭遇不好的購物經驗,也是吃下悶虧,不會進行客訴或其他抱怨行動,最後的結果就是再也不會回購了。

因此,建立起評價機制的重要性不可言喻。評價機制至少要包括五個面向:商品資訊、客服回應、物流貨態、評價反饋、退款時效等等調查消費體驗。

holiday-shopping-1921658_1920.jpg
電商平台的品牌主百花齊放,多數消費者會依據評價好壞來決定向誰購買,因此店家應重視此機制。
圖/ pixabay

3.會員經營與獎勵消費:

會員經營建議依據客戶消費回訪間隔、實際消費天數和消費總淨額作為分級。值得注意的是,對電商經營者而言,判斷哪些客戶為真正有價值的客戶,將顧客依活躍程度分級,以便觀察客戶在分級間流動的情況。不同消費情況給予不同的消費刺激或獎勵,並使獎勵具有價值、規則易懂。

行銷大師科特勒曾說過要讓顧客成為品牌傳教士,因現今的顧客非單方面資訊收受者,理解顧客並從中學習、校正商業型態,才是電商企業們的經營不二法門。

責任編輯:吳佩臻

《數位時代》長期徵稿,針對時事科技議題,需要您的獨特觀點,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。投稿請寄edit@bnext.com.tw,文長至少800字,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,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,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。

(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,不代表《數位時代》的立場)

【熱門焦點】
1.全聯林敏雄出手併大潤發!130億元買下量販業二哥,宣示朝「全民超市」努力
2.【圖解】momo拚物流、PChome積極做支付!台灣10大電商全通路佈局一張圖看懂

最新10月號雜誌《無程式碼時代來了!》馬上購:傳送門
「電子雜誌」輕鬆讀:傳送門

關鍵字: #電商
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
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
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

國泰人壽持續推動數位轉型,第四屆數位業務發表會近日登場,發表AI創新應用及數位工具升級成果。會中亮點包括升級業務行銷工具「新業務平台 NAP 3.0」(New agent Platform, NAP)導入三大 AI 功能,並率先試辦「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」,以提升業務通路服務效率與專業能力;並特地邀請新加坡保險同業MDRT(百萬圓桌會員)業務菁英參加,同台分享跨世代客群溝通與數位轉型實務經驗,泰國人壽更派出策略創新長等高階主管來台參與盛會,期能攜手海外同業彼此交流,為國壽業務部隊經營開創新視野。本次發表會活動吸引逾400位業務人員到場,另有2萬人透過線上直播參與,創下發表會收視人數歷史新高。

國泰人壽自2022年起每年舉辦數位業務發表會,透過新技術、新應用發表,協助業務人員更掌握科技趨勢與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。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於發表會中表示:「國泰人壽的數位工具不斷進化,NAP從5年前戰情室藍圖規畫,現已成為業務同仁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,落實了效率工作與輕鬆生活的承諾,期許進入AI時代,國壽同仁以更堅實的底氣疾風前行。」強調保險服務已邁入智慧新時代,作為台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的先驅,國泰人壽持續投入創新科技,為業務夥伴打造全方位的數位工作環境。

國泰人壽
國泰人壽副董事長李長庚(左3)及總經理劉上旗(右3)率領高階主管,出席數位業務發表會,展現公司對數位轉型的高度重視。
圖/ 國泰人壽

此次發表的「新業務平台NAP 3.0」導入三大AI新功能:一是「文件智慧識別」,透過AI大型語言模型(LLM)輔助智慧字元辨識技術(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,簡稱ICR),當業務夥伴為客戶進行保單健檢時,不需手動輸入,就能透過ICR拍照將資料正確帶入相關欄位;二是「自動生成圖文」,讓業務夥伴運用AI自製賀卡轉傳給客戶,利用生成式AI技術產生各類情境圖文,讓業務員有源源不絕的話題可以拜訪客戶;三是「AI COACH口袋教練」,能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,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,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。再搭配「FitBack健康吧」增進與客戶的互動,提供完整且深度的保險資訊,成為業務人員的最強後援。

國泰人壽
國泰人壽NAP「AI COACH口袋教練」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,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,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。
圖/ 國泰人壽

「新業務平台NAP 3.0」平台使用率已達到100%,深獲業務人員肯定,今(2025)年國泰人壽更率先實現試辦「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」,應用於投保、保單變更、保費付款授權、理賠申請及據點臨櫃辦理等五大保險服務流程,業務夥伴可協助客戶使用NAP平台完成人臉註冊,暢行國泰人壽全服務平台,除了讓客戶能享受快速、安全且便利的數位服務,亦能強化業務通路的服務效率,預計年底前將全面推行。

在培育業務人員專業能力方面,國泰人壽優化「C-Learning」內部學習社群平台,以遊戲式的學習模式,提供教育訓練及時事分享,提升學習動能;更透過「集團全攻略」匯聚人壽、產險、金融及健康四大核心服務素材,讓業務人員能夠開拓例如企業主、新手爸媽、超跑車主、銀髮族等不同客戶族群,並透過工具獲得實質的銷售幫助。未來,國泰人壽將持續落實集團「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」的品牌精神,深化AI技術應用,打造「人機協作」的最佳典範,優化數位服務功能,攜手業務夥伴開創保險服務的新局,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。

登入數位時代會員

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,

每日推播重點文章

閱讀會員專屬文章

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

看更多獨享內容

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

開啟收藏文章功能,

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

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,

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

我還不是會員, 註冊去!
追蹤我們
蘋果能再次偉大?
©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. All Rights Reserved.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,不得轉載。
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